7000家电缆公司中缘何只有5家海缆企业

是因为难度太大?还是因为利润率低? 
  2005年的夏崇耀也许面临着职业生涯里最艰难的抉择!那是一步兵行诡道的险棋,或一击命中,功成名就;或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冒险可能并不是夏崇耀骨子里的精神特质。这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从事电缆事业的管理者稳重而踏实。从电缆制造到成立集团公司,夏崇耀的每一步都在传统的电线电缆领域里走得谨慎而坚实。然而就在他一手创立的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东方”)规模实现10个亿的2005年里,夏崇耀一贯平静的内心却被海底电缆搅动得激情四溢……
  发现“蓝海”
  临近宁波的舟山群岛是点燃夏崇耀内心波动的第一根导火索。当2005年夏崇耀获悉舟山群岛的供电部门准备更新其老旧的海底电缆时,他立即意识到这也许是引导宁波东方重铸竞争力的最好时机。然而最终导致他作出决定的并不完全是这种瞬间的灵光一闪。
  传统的电线电缆制造业并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正是由于它先天较低进入壁垒才导致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民营电缆企业雨后春笋般的生长。在2005年的时候,中国电线电缆行业似乎已经趋向饱和。最初涉足该领域的蒋锡培等人不仅早已渡过了资本积累的艰难时分,而且通过集团化和多元化等种种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先发优势。电缆行业的集中度日趋提高,行业的巨兽级企业也正在浮出水面。(在2005年,蒋锡培的远东电缆已经实现70亿元的销售收入,并且为成立控股公司进行积极努力,这一步在2007年最终成行。)
  这也许是小型电线电缆企业的噩梦,但却是中型电缆企业更大的烦恼。在这个被业内人士预测为3000亿元的市场之上,有7000多家企业兵戎相见,然而不幸的是,其中规模以上的2300家企业就占据了近2000亿的市场份额。价格战还能被避免吗?
  和中国的低压电器制造业相同,电缆行业价格战争的激烈程度一点都不逊色。蒋锡培可以笑言:“来吧,我不怕,我的企业已经成长到可以用规模化生产来摊平价格战争的成本压力。”;小企业主也许更乐得卖掉企业,一了百了。而中型企业却无法避免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波动的原材料价格中摇摆着寻找平衡点。也许那时的宁波东方正处在夹缝生存的煎熬之中。
  夏崇耀迫切地希望寻找到突破口。当总成本领先的愿望已经变得难以企及时,差异化似乎成为唯一的出路。但问题在于产品的差异化似乎会被更多的企业迅速意识到而加以模仿,而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差异化可能是一个更难的创新。(这并不是像写小说那样天马行空就可以实现的,最终被市场认可的商业模式创新其实寥寥可数)
  然而这样的困局在海底电缆领域似乎并没有出现,夏崇耀发现能够设计制造海底电缆的中国企业屈指可数,其公司的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也乏善可陈。惊喜之余的夏崇耀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冷静。海底电缆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早在19世纪。世界上的第一条海底电缆就已经成功敷设。他在心中反复地问自己:假如这真是一个未知的蓝海市场的话,为何行业的大企业没有意识到呢?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竞争对手”。尽管海底电缆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是这个市场在近一个多世纪里一直表现平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海底电缆的设计是为了向大陆架周边的群岛供电,庞大的海底电缆架设工程需要岛屿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而在中国庞大海岸线上的星罗棋布的海岛中,未必都是需要供电的。尽管日后夏崇耀使得宁波东方成为中国海底电缆的第一品牌,但是他还是谨慎的评价:中国目前该领域的市场规模大概只有300亿元,并不足以支撑一个行业的诞生。市场容量的评估也许是使得多数企业在海底电缆的门前徘徊良久最终离开的第一原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
  当时令夏崇耀倍加忐忑的是海底电缆的生产所需的技术和设备与传统电缆不尽相同:海底电缆的首要特点是必须要长,这就要求设备具有全天候的生产能力。目前,宁波东方集团(7.51,-0.14,-1.83%)已经生产出中国最长的单根海底电缆,在这条7.8公里的海底电缆的诞生过程中,夏崇耀工厂的机器7天没有休息;此外在两条电缆的连接处对于软接头的技术和质量水平要求极高,毕竟海底的环境比陆地上要恶劣的多。
  海底电缆的客户比普通电缆的客户要显得严苛很多。他们往往要求海底电缆制造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还能保证海底电缆的成功敷设。而海底电缆的敷设是业内公认施工难度较大的工程之一。南方电网的相关负责人曾经这样描述海底电缆的敷设过程:“浅滩敷设时,通过岸上的牵引机牵引,将放置在浮包上的电缆牵引上岸,电缆上岸后拆除浮包,使电缆下沉至海底。深海敷设时,电缆敷设船释放出电缆,使用水下监视器、水下遥控车不断地进行监视和调整,控制敷设船的前进速度、方向和敷设电缆的速度,以绕开凹凸不平的地方和岩石避免损伤电缆。”这种独特的客户需求要求海底电缆制造企业与一家成熟的施工企业捆绑起来。而并不是每一家电缆企业愿意为此付出成本。
  海底电缆是一个进入壁垒高,而退出壁垒也很高的领域。倘若成功介入该领域必然能够享受高端利润,但如果失败的话则将承受巨大损失。在多数企业家眼里,他们更希望寻找到那些进入壁垒高(这可以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而退出成本低的行业。因此即便是在世界范围内,涉足海底电缆生产的企业群体依然规模不大。
  但是成功似乎永远都在为“冒险者”敞开大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可能一直在激荡着2005年的夏崇耀。当他最终决定去赴这场结局显得有点极端的棋局时想必心中也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慨。然而这并不是他的冒进,他曾经反复衡量过宁波东方集团在海底电缆领域的优势与劣势。这种思考后来帮助他在与外资企业的抗衡中异军突起。
  差异化的纵深延展
  中国海底电缆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一直以来都是外资企业的天下。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使用的最贵一根海底电缆是由日本制造,其造价高达每公里125万美元。然而当经历了2年的技术积淀的宁波东方于2007年正式将它的第一根110KV的海底电缆应用在舟山群岛供电工程之后,这种局面似乎正在被逐渐打破。宁波东方集团总经理夏峰说:“过去几年我们和耐克森等国际巨头同时竞标,而如今在一些工程之上,国外企业看到有宁波东方的参与,就基本上不来竞标了。”
  当年夏崇耀在细致考察海底电缆市场的时候,发现客户普遍反应海底电缆的维修问题。海底电缆经常会受到锚害,也就是过往船只在停船抛锚的时候,往往无意中损伤到海底电缆。这时候供电就必须中断,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然而诸如耐克森等巨头电缆企业在海底电缆的修复上却不能及时响应。夏崇耀觉得靠近北仑港的宁波东方在维修时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出现故障,耐克森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才能完成修复,而我们一般在24小时内就能够人员到位。”夏峰如是说。
  这种夏崇耀预想的优势也许是宁波东方最终成功说服南方电网、中海油等大佬级客户的利器之一。而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在宁波东方也被放大到市场开拓之上。夏峰表示:“在同等规格,同等技术、质量水平的海底电缆上,宁波东方和外资企业有着近三分之一的价差,海南岛输电工程应用耐克森的海底电缆,工程造价20亿元,如果让宁波东方来做的话只需要10亿元就可以搞定。”价格和服务的优势双向结合似乎使得客户的选择更加聚焦在宁波东方身上。据业内人士透露:宁波东方曾经和一个日本企业同时竞标,当宁波东方最终中标后,那个日本企业的中国负责人回公司之后就向总公司提出了辞呈。
  敢于吃螃蟹的人往往能独享美味。尽管当年夏崇耀当年投资近3亿元用于海底电缆研发的时候,他必然内心彷徨不已,因为这个数字基本上是宁波东方好几年的利润总和。但是如今这个决定正在源源不断地为他贡献价值。在目前宁波东方的产品结构中,仅占30%份额的海底电缆每年要产生超过50%的利润贡献率。在仅有5家海底电缆企业的中国,宁波东方显得异常显眼,现在他已经占有了中国海底电缆110KV级别及以上95%的市场份额。
  尽管在海底电缆的领先地位已经越来越巩固,但是时转事易,现在的海底电缆市场可能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2005年那时的情形。中国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容,和海洋事业的突飞猛进将更多企业的目光吸引到海洋上来。再加业界对未来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海上风电事业的美好预期,海底电缆在中国的市场扩容似乎已经变成近在咫尺的事情。夏峰预计: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海底电缆的市场将至少扩容一倍以上。
  这已经足以使一些对海底电缆的高利润向往已久的企业心动不已了。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企业对海底电缆暗自动手了。据悉远东集团已经开始着手海上风电平台的海缆研发;而一家主业为机电、轮胎,名为万达集团的山东东营企业刚刚于去年投资了一个年产1000公里/年海底电缆的项目……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宁波东方将会从当年的进攻角色变成一个防守队员。
  拥有着足够大的市场占有率,未来的宁波东方也许会面临着新进者不断的市场进攻。在这个进入难度相对较大的行业里,足够高的技术也许可以构成竞争对手较难逾越的壁垒。不久前,宁波东方的第一条220KV海底电缆已经投入舟山工程,而目前这依然是中国海底电缆企业能够实现的最高技术标准,同时对于500KV海底电缆的技术研发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当中。但是在这个技术外溢的趋势很明显的年代里,仅仅拥有技术作为壁垒似乎还是不够的。
  在竞争战略之中,领导品牌可以通过狙击来阻止竞争对手进入自己的产品领域;也可以通过隔离的办法使竞争对手没有机会与自己正面相抗;还可以采取甩脱的办法,在自己的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纵深差异化使竞争对手永远无法赶上领导品牌的步伐。
  看起来,夏崇耀似乎更加钟情于第三种方法。在宁波东方的预计中,未来5年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风电将会是海底电缆市场增长的强劲动力。而在这两个领域宁波东方早已开始了尝试。
  做了近20年电缆的夏崇耀似乎已经对电缆形成了独特的认识:电缆不仅仅电流传输的导体,它的实质更类似于一种通道,既然是通道,是否能够具有传输其他物质的功能呢?而在客户走访中,夏崇耀发现,海上石油平台在需要电力传送的同时还需要相关保密数据的传输。于是在2007年,宁波东方将电缆和光缆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这在中国的海底电缆企业中显得独树一帜,即便是在世界领域,光电复合海底交联电缆也仅法国耐克森公司、意大利比瑞利公司等少数几家大公司有生产能力。
  能节省海底的路由器,能减少一半的海底敷设施工量,宁波东方的光电复合电缆的特点更加适合海缆领域里一部分客户的需求,从而受到市场欢迎。聚焦战略的雏形已经露出端倪,而宁波东方此次聚焦的领域在未来拥有难以限量的可能性。
  这种从客户需求的研究出发衍生的差异化战略也许给了宁波东方面对未来竞争充足的底气。“即便是在未来会有更多新进入的海底电缆企业,他们依然需要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而在海底电缆的差异化发展上,他们几乎没有太多可能超越宁波东方。”夏峰如是说。
  “通道理论”可能为宁波东方海底电缆的差异化发展提供足够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风电平台与陆地的关系类似于胎儿和母体的关系。通过海底电缆脐带一样的连接,母体的营养物质可以顺利到达海上平台。而海上平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不仅限于电源。据此,宁波东方集团已经生产了被称为“脐带缆”的海底电缆。这种电缆在传输电流和数据信号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压设备,实现液体在电缆中的传输。可以想象,未来的中国海域的石油平台所需要的电力、信号、润滑油甚至于液体药品都可以通过由海底脐带缆来传输,这将会节省多少人力和运输成本呢?!

  尽管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和脐带缆实际上都不是宁波东方的独家产品,电缆巨头耐克森很早以前就开始生产光电复合电缆,而Nexans,Aker,DUCO则是世界三大脐带缆制造商。但是在中国的海底电缆领域,宁波东方却是突破这两项产品门槛的“第一人”。用价格、服务的优势抢夺外资企业的市场,用技术和纵深差异化阻击后进者,宁波东方似乎能够在中国海底电缆的第一把交椅上稳坐更长时间。



陕西华纳质检-权威第三方电线电缆检测机构

发布网址:http://www.sxhnzj.com/